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本書特別的地方以大家熟悉套用在商業的理論架構分析你我生活中面臨的抉擇。
作者希望學生思考三個問題。
1.如何知道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2.如何知道和配偶、兒女與朋友的關係能成為快樂的泉源?
3.如何知道能堅守原則免除牢獄之災?
如何回答三個問題需要先回答自己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包含三個部分,
1.畫像:指將來想要變成的樣子,對未來的期待。
2.投入:執行策略與投注資源達到畫像的描述。
3.量尺:評估執行的標準,確認努力的方向正確。
以對工作的分析為開始章節。工作是個人達到人生目的的方式,工作不一定指在公司上班,而是有動機熱情從事的事情。
人睜開眼睛最長的時間就是工作。如何為了生活、小孩、貸款、五斗米折腰的同時,保持熱情或是起碼甘願地折腰?動機理論將人對工作中的項目分成動機因素與保健因素,即使不斷改善工作的保健因素(薪水、地位、管理規範、穩定等等)也不會使人熱愛這份工作,頂多只是不討厭。如果只是以保健因素當成選擇工作的條件,即使再高的薪水,還是會厭惡這份工作,甚至到越陷越深無法自拔的程度。
如何在現有的工作或新的工作找到有意義的動機,則必須靠自己不斷尋找。保健因素只是樂在工作的副產品,而非快樂的泉源。尋找的過程中,可以用審慎策略與應急策略的方式驗證自己的選擇。審慎策略來自於可預期的機會而定下的策略方式。應急策略則來自於計畫外的狀況,不斷修正下出現的策略。選擇新工作與機會之前,如果要做得愉快,哪些假設必須成真?動機是出於內在還是外在因素?為何可以勝任愉快?證據為何?極少數的公司能靠最初的審慎策略直達成功,遑論個人對工作的選擇。
最後在工作的章節提到資源的分配與衡量標準的制定。策略能否成功,在於資源如何分配。對公司長期有利的決定或許對短期財報不利,或公司應發展的新產品可保持長期的獲利,但佣金結構卻讓業務傾向推銷現行的舊產品。換成個人來說,我們一樣會把資源放在短期可見成效的事情上,不斷加班、尋求加薪、急於在工作上證明自己,而疏於投入資源在家庭朋友。到最後感嘆家人朋友的不諒解卻已無法挽救。
如果認同人生快樂的源頭是家人與好友,那不能因為一切看來都還好,就當成全力工作的藉口,等到發現問題需要修補,往往已經來不及。書中由此開始詳述資源分配在非工作面向上的重要性。光陰無法倒流,想要樹蔭乘涼,十年前就得種下樹苗悉心照料。以小孩的字彙與閱讀能力與前三十個月聽到的話語多少有正相關為例,如果父母在這段時間說得越多並以複雜互動的模式與小孩交談,小孩將來的認知能力會更好。把握現在關注,而不是寄望將來彌補。
要如何知道家人的需要,以IKEA的例子來說明如何了解家人真正的需求。客戶需要的只是傢俱?還是完成搬家的工作?家人需要的是昂貴大餐還是全家共度晚餐?費盡心力做完家事,結果太太只是希望有人能跟他談心。好意達不到效果,總不能每次都射完箭再畫靶。
對於小孩的教育,能做什麼與不能做什麼?兩個關鍵因素:資源與流程。
資源是包括金錢與物質資源,父母提供或小孩獲得,與小孩的時間、能力與學到的一切。流程是小孩運用資源創造出來的東西。
以戴爾外包給華碩的例子,提醒很多父母出於善意提供最多最好的資源給小孩,卻剝奪了小孩的流程能力。小孩已經擁有了最好的東西,而沒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流程。忙著給小孩一手好牌,卻沒教如何把牌打好。忙著把小孩送去上不同的課程,把家庭活動外包,缺少親子互動。在小孩需要學習的時候,我們將這個任務託付給外人。他學到的是別人的流程與資源分配的優先順序,而不是父母想形塑的家庭文化。而家庭的文化該朝怎樣麼方向,要不斷從生活中的小事強化努力。
最後以霸菱銀行為例,不斷地以謊言掩飾交易虧損,最後造成十三億的大洞,讓一百五十年的銀行倒閉。百分之百的堅持原則與避開邊際思考的陷阱,提醒我們保持正直的人格,以遠離誘惑走向設定的目標。下不為例就是沒有原則。
每個人都有衡量自己人生的標準,不認為一定要只有這三個問題。作者以自己的經驗,結合分析商業活動的理論,提醒我們不要只是重視工作上可見的數字標準。業務有業績數字,運動員有各種成績紀錄,年資、薪水、頭銜,甚至生活上也充滿可以比較的數字,房子、車子、孩子等等。也因此才需要自己先釐清目的是什麼?有了清楚的目的,理論才能發揮功用,指出可能發生的問題以趨吉避凶,並選擇適當的量尺評估進度。
A公司老闆每次內部訓練課程時會問員工的問題,你是誰?你在哪裡?你要往哪裡去?雖然是拿來形塑員工對公司文化認同的工具,而且不少員工工作幾年下來,再自問這些問題後就選擇離開A公司,不可否認的,和書中提到的問題一樣,這些問題不論是對工作或是對人生都是很難立刻回答的大哉問。如何回答?答得好與不好?似乎是對自己交代的過程,也沒必要大張旗鼓訴說自己的答案與發現。
希望我愛的人與愛我的人能認同我的答案與享受這段發現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