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0日

觸景生情的陪伴

看到講親子教育的雜誌上,證嚴法師跟某位專欄作家說:想要當孩子的朋友的願望,其實跟要小孩子長大後賺大錢報答自己是一樣的。做父母的其實只是孩子觸景生情的陪伴。
原本也是希望自己能當小孩的朋友就好,其他的事情讓他自己決定。觸景生情的陪伴,七個字在腦海裡縈繞,朋友關係的建立其實是兩個個體彼此有需要的呼應,因此在生命中的不同階段自然會遇到不同的朋友。只因為有血緣關係,而單方面的希望自己永遠是另一方的朋友也的確是不切實際。身邊的朋友也是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不停地聯繫與失聯,緣分或長或短。血緣的連結,有著一輩子多於朋友的名分,但不保證是父母會是小孩每個階段談心分享的第一選擇。朋友關係也一樣,自己認為是知己的對象,對方說不定只認為自己是泛泛之交。與其說是降低期望成觸景生情的陪伴,不如看成是更體認現實的經營親子關係。從四十幾公分單手可抱的娃娃,變成高過頭的大人。中間的過程該怎樣經營?
前幾天美國的親戚送了一本虎媽的戰歌給我們,紀錄身為華裔第二代母親與耶魯法學院教授的作者,在美國的社會中將兩個女兒撫養長大的過程。相較於西方家庭尊重小孩想法、自由開明的教養方式,虎媽無所不用其極的"逼迫"。小孩除了體育跟戲劇之外的功課不可以拿A以下,不可以在朋友家過夜,不可以從事除了鋼琴與小提琴以外的活動。整篇就在虎媽跟大女兒戰完後,再繼續對抗小女兒,還兼有對抗周遭朋友輿論甚至是自己猶太後裔先生的過程中不斷重複。虎媽認為小孩的教育就是訓練階段,武裝將來生存的技巧,而不是讓小孩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就隨心所欲,美其名自己探索,卻無法認真下苦工磨練自己。 兩個女兒在戰歌下有著不同的回應,老大順從、老二叛逆,但實際上的親子關係,是否仍如虎媽自己認為的親密?或是如文字顯示的疏離?外人永遠不得而知。作者提到很弔詭的現象之一,被嚴厲教育的華裔小孩,往往選擇在父母老年的時候親自陪伴照顧,但自由放養的美國小孩,大多都會將年老的父母送去養老院。作者可能認為被嚴格教育小孩長大後有著比較高的社經成就後,才理解父母的用心而願意在老年時照顧。反之,自由放任的小孩沒有被嚴厲要求克服難題與磨練技巧,長大後可能也無力負擔多餘的經濟壓力。

教養與教育的問題千頭萬緒莫衷一是,教育制度想以因果關係的控制製造程度類似的產品,但變數太多,家長,學校,老師,學生各方都是隨時間變化的有機體,而不是生產線上待組裝的產品。要仿效虎媽的做法起碼口袋就要深厚,雖然虎媽不屑美國的soccer mom,但他自己本身不過是將小孩的活動轉到更昂貴的鋼琴與小提琴。做為一個觸景生情的陪伴,書中提供介入很深的範例,成功與否的判斷自在閱讀人的心中,觸景生情可千萬不要變成觸景傷情。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Make sure you come in first so that you have something to be humble about.
-Nothing is fun until you are good at it.

沒有留言: